家庭訓練中存在的誤區
時間:2022-01-13 14:30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次
1. 過去的理念認為自閉癥是一種終身障礙,它就像聾啞兒童、盲人一樣,無論他們通過訓練能力上升多快、進步多大,他們依然還是一個自閉癥孩子。但是z近幾年來的的觀念發生了變化

1. 過去的理念認為自閉癥是一種終身障礙,它就像聾啞兒童、盲人一樣,無論他們通過訓練能力上升多快、進步多大,他們依然還是一個自閉癥孩子。但是z近幾年來的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認為自閉癥的孩子采用適當的方法,通過足夠強度和足夠長時間的訓練,隨著能力的提升,自閉癥的相關癥狀會逐漸緩解,自閉癥的孩子是可以“脫帽”的。所以,家長們要增強信心,吸取前邊孩子和家長的經驗教訓,運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做好規劃,通過孩子和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擁抱美好的明天。
2. 家庭訓練中往往忽視對孩子的生活能力、行為控制能力的訓練。例如:有的自閉癥孩子語言能力很好,整天喋喋不休地說話,卻不知道要控制自己的行為;有的自閉癥孩子他們可以把電腦游戲玩得溜溜轉,卻不懂得別人的電腦不能隨便動;還有的孩子在家里能處理自己的上廁所問題,卻不能在別的場合處理自己上廁所的問題。
3. 家庭訓練中過度強調孩子模仿說話,忽視孩子主動表達運用語言和溝通能力。例如有的自閉癥孩子可以讀報紙、背廣告詞卻不能在想喝水時,向他人說:“我要喝水”;有的孩子可以快速模仿你很長的一句話卻不能在適當的場合說出他要的東西,更無法與人進行溝通。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4. 家庭訓練中家長對孩子要求極其苛刻(從心里想消滅自閉癥),甚至使用暴力,壓制孩子的天性,大大增加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得孩子情緒很糟。例如:自閉癥孩子的行為刻板,有的孩子一旦會寫數字就必須工工整整用標準的書寫體書寫數字,而有的家長受不了,堅決要求孩子寫的和自己一樣,孩子沒有按家長要求寫時,家長先是嚇唬到后來就演變成打罵,這種情況在家庭訓練中常常出現。實際上孩子只要寫了你讓他寫的數字,他怎么寫我們都可以接受。
溫嶺心愛維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培訓自閉癥康復中心,有想要詳細了解的,歡迎來電咨詢。

5. 濫用嚇唬而不是強化。例如:一個自閉癥的孩子正在和家長訓練,又不想做了,就故意把水杯打翻,這個時候有的家長有可能就會說:“你怎么又這樣啊,媽媽不喜歡你了。”或者“不好好學習,媽媽不要你了。”甚至會說“怎么這么笨啊,打死你算了”的話。這樣不僅不能讓孩子理解是非,而且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對的和錯的,久而久之孩子就越來越不聽話。
6. 對自閉癥兒童的問題行為不做記錄、功能分析就認為孩子是故意的或者是無理取鬧的。孩子問題行為的產生一定會有原因的,因為他們不能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所以不斷出現新的問題行為,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與什么有關系(什么人、事、環境)才可以對癥下藥,采用好的方法加以減弱和消除孩子的“問題行 為”。
7. 家庭訓練中態度保持不一致,不堅持泛化和鞏固孩子所學的東西。有的家庭可能有其他人幫忙帶孩子,就不得不提到孩子訓練可能因為家人的態度不統一使訓練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媽媽剛教會孩子上廁所時要主動說“我要上廁所”,奶奶帶孩子時卻總是主動把孩子帶到廁所并幫孩子脫褲子解決上廁所問題,那么產生的結果可能是孩子永遠都不能主動表達自己要上廁所,使得媽媽剛教會的行為沒有得到鞏固泛化。還可能帶來更加嚴重的問題使孩子在沒人帶他的情況下,尿在褲子或地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可能造成更可怕的后果,無論他長到多大,都隨地大小便。
8. 推動社會接納孤獨癥兒童(包括普通學校幼兒園特殊學校等)。自閉癥兒童的家庭訓練很重要,但過度強調家庭訓練,就會走向另一極端,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上學是因為他有自閉癥障礙,只有通過家庭訓練好后再上學,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自閉癥孩子能不能上學和他是不是自閉癥沒有關系,我們家庭還有很重要的責任就是積極向社會宣傳什么是自閉癥,他們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只有有障礙的社會,沒有有障礙的人!例如:通過國家立法自閉癥障礙的兒童已經被列入到精神殘疾當中,全國已經有幾個城市地區出臺了普通小學不能拒絕接收自閉癥入學的政策等。
綜上所述,自閉癥的訓練任重道遠,家庭的訓練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起著重要的責任,在專業機構、專業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家庭的積極參與下,一方面保證孩子的訓練效果,另一方面家庭也有責任推動全社會對自閉癥孩子接納,讓家庭和社會一同為自閉癥人和他們的家庭做好服務。
(責任編輯:admin)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 上一篇:自閉癥患兒的家庭訓練原則
- 下一篇:對老師、家長期望的事情
- 發表評論
-
-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